厨余垃圾的循环重生路 ——“推进垃圾分类 共建美好家园”系列报道之五
来源:信阳日报
时间:2025-05-14
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餐饮消费愈发丰富多样,但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剩饭剩菜的处置问题。据统计,我国每年因餐饮浪费而产生的厨余垃圾多达数千万吨。这不仅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压力,也给城市垃圾处理带来了巨大的负担。那么,这些剩饭剩菜到底去了哪里呢?
“当然是让它们都回到大自然中,走上生态循环之路?!?月10日,市城市管理局垃圾分类科科长魏政对记者说,“目前,很多城市都建有专门的厨余垃圾处理厂。这些垃圾经过高温发酵,加工成肥料,重新回到土壤中,为植物提供营养?!?/div>
我市浉河区建有一座厨余垃圾处理中心,每天能处理近百吨厨余垃圾。浉河区主城区每日产生的剩饭剩菜约有1/3被回收到这里,约占中心日处理能力的1/3。
为什么会有一大部分的厨余垃圾无法进入正常的回收渠道?
“主要是回收困难。”浉河区厨余垃圾处理中心经理杜凡说,“我们采取的是定点收纳、定时收集、专车转运的方式。一方面,限于人力;另一方面,市民的生活习惯还不能完全适应这种厨余垃圾的处理方式。因此,中心针对浉河区主城区的设计产能还不能得到充分发挥?!?/div>
目前,浉河区厨余垃圾处理中心在浉河区主城区申城大道、工区路、北京大街、新华东路等主要道路共设置137个厨余垃圾收纳点。12名员工、6辆转运车沿6条专线收集转运每日市民倾倒的厨余垃圾。
周慧敏是浉河区厨余垃圾处理中心的一名垃圾收集工。她每天早上7时30分赶到中心,检查车辆后开始沿申城大道收集垃圾,上午将前一天夜晚市民倾倒的垃圾收集一遍,下午再将当日中午人们倾倒的垃圾收集一遍,分两次转运到处理中心。
“活儿很脏,也确实很累?!敝芑勖羲?,“我们的辛苦还不全在脏和累方面。人们的不理解,以及一些餐饮商户的不配合,都让我为难。”
为难归为难,周慧敏慢慢习惯了人们走近她的车时捂住鼻子,也习惯了餐饮商户倾倒垃圾时撒得四处都是。她的想法只有一个:把市民产生的厨余垃圾尽可能多地收集到处理中心。这种想法,一方面是工作职责所在,另一方面也是受到中心业绩考核的激励。
“她们每月要收集70吨垃圾,考核才能得满分?!倍欧菜?,“超出部分,每吨奖励20元。这既能确保她们不会因为餐饮商户难以接触而轻易放弃,也能鼓励她们尽力多收集?!?/div>
与周慧敏在零散的收纳点收集厨余垃圾不同,处理中心在中心城区的学校、宾馆和大型餐饮场所定点收集显得简单得多。
尹静是信阳学院南湖校区负一楼餐厅的经理。这里每天有2000多人就餐,会产生一吨左右的厨余垃圾。
“我们这边垃圾的收集是全封闭的,可以做到百分之百收集?!币菜担拔壹认M嗍占?,也希望能少收集。多收集是为了确保收集干净,少收集则是希望减少浪费?!?/div>
尹静管理负一楼餐厅,就像管理自家厨房一样用心。每天要进多少食材、做多少饭,她都心里有数。哪些饭菜容易剩,哪些饭菜卖得快,她都安排得井井有条。让大家吃得好,同时避免浪费,是她最操心的事儿。因为处理得当、清运及时,即便在大热天,负一楼餐厅内外也从来没有馊味。
关于零散收纳点厨余垃圾收集不足问题,记者走访了浉河区城市管理局。
“没有进入处理中心的厨余垃圾,有不少会被直接用作养殖饲料,这是明令禁止的?!睕负忧鞘泄芾砭职旃腋敝魅蚊嗡?,“再就是被倒入下水道,或者作为普通垃圾进入焚烧处理流程,这些做法都与垃圾分类回收的初衷背道而驰?!?/div>
毛鑫介绍,当下,浉河区一方面加强属地管理,另一方面强化联合执法,最大限度堵截厨余垃圾流向养殖场和排入下水道的路径。
在浉河区厨余垃圾处理中心,一切整洁有序,道路两旁和厂房四周鲜花盛放。这些鲜花都是中心员工利用厨余垃圾生产的肥料种植的,而中心每天产出的近两吨肥料也正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周边的田地。
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信息平台
扫描二维码关注文明信阳
新闻热线:0376-6366352
爆料:wmxywxpt@163.com
欢迎网友提供线索
新闻热线:0376-6366352
爆料:wmxywxpt@163.com
欢迎网友提供线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