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>

51品茶最新_免费风楼阁信息,51品茶轻量版,风楼阁全国官方

商城:集中展演让非遗“活起来” 传承创新促非遗“走出去” 文明信阳 2025年06月26日 17:57

来源:河南日报 责任编辑:张 艳 时间:2025-06-27

   6月25日,商城县特色馆非遗展示区内,香飘四溢的商城炖菜、结实耐穿的毛布底鞋、独具匠心的叶雕和剪纸等各类非遗展品集中亮相,吸引众多市民前来参观打卡。

  商城县历史底蕴厚重,非遗资源丰富,目前拥有各级非遗项目112项,涵盖高山茶、蜂蜜等生态农产品的传统生产技艺,炖菜制作、剪纸等民间生活技艺,以及丝弦锣鼓等器乐演奏技艺。在传承梯队建设上,商城培育了各级传承人319人,其中国家级1人、省级11人。此外,还打造了让非遗文化“可触摸、可体验”的各类展示馆、传习所等22处。

  近年来,商城县以“?;の鳌⑶谰鹊谝?、合理利用、传承发展”为宗旨,出台相关制度文件,根据项目级别,每年分别给予国家级、省级传承人2万元、6000元传承经费。此外,每年为省级非遗项目或产业申报专项保护经费,切实以制度促进传承、以经费保障可持续发展,不断推动非遗项目“走出去”“用起来”“传下去”,让古老的非遗文化焕发出新活力。

  “哎嗨哟,那个车水呀,薅秧忙啰喂!”去年,受国家大剧院邀请,商城县文广旅局非物质文化遗产?;ぶ行淖橹?/span>商城民歌国家级传承人付大坤、市级传承人李明凤等26人,在这座国家最高艺术殿堂演唱了20首商城民歌,演出反响热烈?!耙郧霸谔锛涞赝烦衷谀艿礁蟮奈杼ㄕ故?,我要把家乡的民歌唱给更多人听?!崩蠲鞣锬蜒谙苍玫厮怠?/span>


  这只是商城非遗“走出去”的一个生动缩影。2025年5月,剪纸大师朱华梅带着她和徒弟们精心创作的剪纸汉服,远赴新加坡参加“豫韵雅集”活动,惊艳全场。现场观众惊叹:“中国剪纸还能穿在身上!”

  距离县城30公里外的鄢岗镇三多堂传统手工鞋业有限公司,“毛布底鞋”第六代传承人李春燕尝试着用创新设计激活非遗生命力,以产业模式破解传承困境。

  “除了传统样式,我们还有新国潮风格的。香云纱鞋面、宋锦滚边,配上千层底——老外叫它‘东方潮鞋’!”李春燕指着货架上的国风布鞋说。这些年,她改良经典款式,推出千层底虎头鞋、新中式等100多种样式,去年厂里通过直播带货,产品还远销至美国、澳大利亚、日本等地,年销售额达1000多万元。此外,李春燕积极创新生产方式,引入机械打孔设备,让留守妇女采用“机器扎孔、手工穿线”的模式工作,效率提升了三成?!按潘锉惨材茉抡?000来块!”62岁的王菊大婶边纳鞋底边笑着说。

20多年来,“毛布底鞋”产业累计培训产业工人上万人,为群众创收8000余万元。


  在非遗“传下去”方面,商城坚持政府搭台,常态化开展非遗上舞台、进社区、进学校等活动。

  近日,在商城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“雩风文驿”公益课堂上,50余名家长及孩子们正一边听着朱华梅的讲解,一边在红纸上小心翼翼地裁剪,不一会儿,一幅幅充满创意的剪纸作品就在她们手中诞生了。


  作为剪纸和叶雕两项非遗传承人,2019年以来,朱华梅及团队不断开展非遗进校园、进社区、进机关等“多进”活动。经常召集农村留守妇女和残疾下岗无业妇女一起学习剪纸和叶雕,掌握一技之长,把剪出的优秀成品销往省内外,解决她们的生计问题。同时,积极开展非遗公益培训,培训学员千余人。

  除了朱华梅外,杈伞舞传承人黄英、丝弦锣鼓传承人彭邦廉等,也都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,每年累计开展“多进”公益培训活动200多场,惠及群众近万人。

  “下一步,我们将持续在融合创新上下功夫,探索‘非遗+旅游’‘非遗+教育’等发展路径,提升非遗产品的附加值与品牌效应,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、爱上非遗。”商城县文广旅局局长林友森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