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>

51品茶最新_免费风楼阁信息,51品茶轻量版,风楼阁全国官方

晏乃军:连续11天奋战在防疫一线 “网红”书记累瘫在地

来源:信阳文明网 责任编辑:黄斯达 余晨 时间:2020-11-19

  晏乃军,男,1963年10月生,汉族,中共党员,光山县槐店乡晏岗村党总支书记、主任。多次荣获市县乡三级“优秀共产党员”,连续八年当选光山县“十佳村党支部书记”,2010年“信阳精神杯先进个人”,2018年、2019年“脱贫攻坚突出贡献奖”,2020年3月省委组织部“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共产党员”。

  2020年2月初,一张村干部瘫坐在地上睡着的图片,让不少人直呼敬业并表示心疼。照片中的主人公就是信阳市光山县槐店乡晏岗村党总支书记晏乃军,今年57岁的他,从大年初一开始就没有回过家,在工作岗位上连续奋战11天,每天睡眠不足5小时。1月29日中午,晏乃军走访村民组回到村部,想在办公楼前晒晒太阳歇会儿,不知不觉坐在地上进就入了梦乡。同事们没敢打扰他,就将他憨态的睡姿发到微信群里,没料成为网红。晏乃军说,村里人口众多,又有从武汉返乡的人员,为了村民的健康,他一刻都不敢停歇,苦点累点值得。

  光山距离武汉200公里,在湖北特别是武汉上学、经商、务工人员较多,晏岗村春节前从武汉回来的就有35人,还有62人是经武汉中转回村的,防控压力巨大。

  1月22日上午,乡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结束后,晏乃军立即召集村两委召开紧急会议,统一思想,成立疫情防控组,明确职责分工。他充分发挥党总支核心堡垒作用,村两委干部带头作表率,分4个小组,用3天时间完成对本村居住人员、近期外来返乡人员基本情况的摸底调查、建档立卡,详细、准确掌握外来人员的返乡行动轨迹,并要求湖北返村群众自我隔离14天,村医每日上门监测体温。在晏乃军的带领下,全体村干部24小时奋战抗“疫”一线,全村45名党员亮身份当先锋,包组包户,实现全村网格化管理。同时晏岗村成立党员先锋队,在主要路口设立卡口,招募35名志愿者24小时值守,对进出村庄的人员进行严格登记管理并测量体温,发现异常的及时报备和隔离。

  为充分发动群众,晏乃军建立微信群,把全村在家人员,尤其是从湖北、武汉回来的重点人员、村干部纳入其中,及时了解、掌握重点人员情况。同时建立举报有奖机制,发动返村人员的左邻右舍对重点人员生活轨迹实行监督,严禁随意串门。为引导群众主动响应政府号召,不出门、串门,晏乃军坚持每天用村级大喇叭和村微信群宣传疫情防控常识,解读县乡最新政策,遏制谣言传播,避免恐慌情绪。通过腾讯“为村”平台,每日发布“基层党员的一天打卡”“今天你戴口罩了吗”等主题抗疫纪实,从此,每天到平台打卡今日活动成为晏岗村全体村民的新时尚。

  疫情防控最缺的是物资,然而晏岗村刚刚脱贫,底子差,没有钱,难办事。晏乃军就发动村里的成功人士捐资捐物,筹措了9.1万元购买口罩、消毒液等物资,并将剩余口罩发给村民,要求出行时必须佩戴。他还安排了3名志愿者,负责统计每天各家各户需要的日常用品,由村委集中采购,防止本村人员外出。

  1月27日,村民晏德义的父亲去世,在这个特殊时期,操办丧事,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。晏乃军立即上门,耐心劝说晏德义速办简办,不要亲友聚餐。父亲是老党员,作为党员的儿子,晏德义谢绝亲友,一切从简,成为全村的典范。此后,全村村民喜事不办、丧事简办,并劝阻其他亲朋好友不聚集、不聚餐。

  自抗击疫情以来,晏乃军严重超负荷工作。每天早上7点,他带着志愿者们到村主路锁口处换班,查看出入口登记表。随后,他和3名村干部分组,挨家挨户走访、排查,监测重点人员体温,宣传疫情防控知识。全村一轮走访下来,需要3个小时。走访完,他又为志愿者和保洁员送口罩、手套、泡面、热水等物资。

  忙碌的晏乃军顾得了“大家”,却舍弃了小家,家离村部只有400米,他却20多天没有回过家。春节后和老伴的第一次见面是大年初六,看到黝黑的晏乃军,老伴心疼得直掉眼泪。元宵节那天,本是万家团圆时分,为了宣传禁燃禁放,制止村民扎堆送灯,晏乃军开车载着大喇叭在全村不间断巡逻,宣传移风易俗。正月十五的夜晚,晏岗村没有响起一声炮声,没有一处送灯。这个拥有3000多人的村,截止目前无疑似及确诊病例,成为全县村级防控疫情的典范。

 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,为帮助务工人员返回工作岗位,晏乃军又忙活起来了。他逐一收集村民的审核材料,统一到乡里办理离境证明,不让群众多跑一步路。同时,为保障村民的经济收入,晏乃军介绍村民到阿里巴巴数据标注中心学习,在家打开电脑就能赚钱;帮助贫困户黄增叶加入“易采光山”,及时售卖豆制品;帮助贫困户黄从亮介绍就近务工;他还当起了直播带货主播,村里的咸鸭蛋、小龙虾等农产品在网上售卖一空……

  如今,走在路上,乡亲们都调侃晏乃军是“网红”。作为晏岗村党总支书记,从抗疫到“直播带货”,晏乃军用脚踏实地的行动,践行着习总书记“两个更好”的嘱托,践行着共产党员对百姓的承诺。